合法電商還是投資詐騙
一、電商詐騙手法大揭密
(一)虛假網絡平台
詐騙者會透過模仿知名平台的界面和運營模式,讓網站看似正常運行,利用引人注目的低價商品或限時優惠來吸引消費者,使受害者不知不覺地掉入詐騙陷阱,最終造成金錢損失。
(二)偽造回報與高回報誘惑
在投資領域,許多假的電商平台會利用高回報的誘惑來吸引消費者或投資者。他們會承諾在短時間內提供虛高的回報率,並展示一些偽造的回報數據或虛假的成功案例,讓投資者相信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好機會。加大投入直到詐騙者撤走資金或平台關閉,才會發現投資的資金無法取回,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三)追加資金與拖延付款
詐騙者通常會以「解鎖更多回報」或「解決操作問題」為由,要求投資者追加更多的資金。常見的藉口包括「系統故障」,「需要額外審核」或是「正在進行資金轉帳」,等理由使受害者加投資後,並導致受害者的損失更加嚴重。
二、被詐騙,電商平台有無法律責任?
(一)個資外洩致被詐騙
就我國現行法規中,尚無針對電商平台之專法,而僅得透過現有的法律及制度謀求解決。例如:倘若民眾的個資,因平台未能妥善監管保護,而發生外洩等情形時,平台就可能違法個資法第27條第 1項規定,應採行適當之安全措施以防止該等個人資料被竊取或洩漏之規定,而需負擔同法第29 條之損害賠償責任。
(二)上架假廣告或商品平台進行詐騙
依據我國目前詐防條例規定,網路廣告平台業者於經營上應有快速身分識別機制與訂定合法、必要且有效之詐欺預防、偵測、辨識及應對之詐欺防制計畫等,但由於該計畫上並未有明確罰則,審查機制亦因業者而標準不一,而若遇爭議有關機關也僅得透過現有的法律謀求解決。也就是說,倘若業者對於明知廣告違反刑事法規而不移除者,而有提供平台讓人去犯罪 ,才有相應的刑事責任。
三、律師教你,如何挑選合法電商?
(一)檢查平台的合法註冊與營業執照
合法電商平台會公開其註冊信息和營業執照,並符合當地法律要求。消費者可以在平台的「關於我們」或「法律聲明」頁面查詢相關信息,確認平台是否正規註冊並合法運營。
(二)確認支付方式的安全性
選擇提供安全支付渠道的電商平台,如信用卡、PayPal等經過加密保護的支付方式。避免平台要求非安全的支付方式,如私人轉賬或不明支付渠道。
(三)查看用戶評價與口碑
消費者可通過查看平台上的用戶評論或第三方評價網站來了解其他購物者的經歷。若平台的評價普遍較差,且有多起投訴或負面反饋,應謹慎選擇。
l刑事訴訟律師推薦 I台北律師推薦